新九江市中医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九江市第一医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瑞昌市“草莓大王”李屏锋的创业故事

特约记者费伦锋
字体:
2016-01-05 10:24
来源:九江日报

山高人为峰 

   [九江新媒体JJXMT.CN]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季节。一大早,老李和老伴儿就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里忙活开来,除草、清沟、采摘、装箱……,短短的一上午,他接到了几个客户打来的电话。

  老李全名叫李屏锋,早年是瑞昌赛湖农场的一名村干部,现如今已是瑞昌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他还是一名农民党员,无偿传授大棚种植技术给乡邻,带着大伙儿共同走上致富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草莓市场,李屏锋又大胆地试种火龙果,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路。

  第一个吃螃蟹
 
  2000年,草莓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一颗草莓有时贵过一只鸡蛋。那时的李屏锋,还是一名村长,听着光鲜,可微薄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家人。偶然机会,老李从电视上看到大棚种植草莓的信息。想了两个晚上,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凭着敢闯敢拼的冲劲,成为瑞昌第一个大棚种植草莓户。
 
  李屏峰租了地,搭起了棚子,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一开始就栽了一个大跟头。因为经验不足,新种上的草莓苗看上去绿油油,没过几天竟然全死了。当时以为是化肥用多了,结果不是,又找土壤的原因,结果也不是,最后才发现是水的问题。最初的两年,拿老伴的话来说,他基本是穷折腾,根本没赚钱。
 
  这次经历,让一心扑在草莓地里的李屏锋明白,种草莓光用心不行,还得用脑,蛮干不行,还是要靠技术。为尽快掌握草莓种植技术,他报名参加了农业培训班,订阅了种植报纸,还经常只身前往杭州等地拜师求教。摸索出经验后,李屏锋心里有底了,他从最开始的草帘子换成了高标准的大棚。他种出的草莓品种多样、个头均匀,一斤装15个左右,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他和家人几乎天天泡在大棚里。草莓秧苗底料用的是从乡下养殖户里买来的鸡粪和鸽子粪,草莓坐果一枝花有六七朵花,只留三朵中心花,保证它的个头和形状。
 
  致富不忘乡邻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从事种植业的了,其实干这一行还是很有意思的。”在满是花海的草莓大棚里,李屏锋随手摘一个成熟的草莓高兴地对记者说。李屏锋用自己种植草莓的事现身说法,他家两个儿子读大学的费用就是靠他种草莓赚来的。
 
  李屏锋告诉记者,种草莓15年了,他积累了一些经验,经过反复学习和琢磨,逐渐掌握了育苗、移植、剥叶、疏花、疏果、防病以及调控温度和湿度等一套种植技术。他还首创在大棚内安置了蜂箱,让蜜蜂采花授粉,增加产量。周边的不少群众都跟着他学习大棚种植草莓,他将培育技术,尤其是把作为技术难点的棚内温度、湿度管理和施肥等技术,整理成资料,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给乡亲。他的心里有个愿望,那就是将瑞昌的精品草莓销往全国,让更多的草莓种植户走上科学致富路。
 
  踏上二次创业路
 
  近些年,草莓种植户越来越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在一次超市购物时,李屏锋发现火龙果很有市场,这种热带水果味道甘甜、营养丰富,深受市民喜爱,而且经济价值也非常高,适合大棚种植,他也成了九江市第一个试种火龙果的人。
 
  火龙果属热带、亚热带水果,对气候条件要求高,这也是很多种植户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可是,李屏锋坚定地认为,只要掌握了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种植。去年,他不顾家人反对,从广西买了200余株火龙果秧苗,一边栽种一边看书学习技术。由于经验不足,刚入冬,200株火龙果秧苗全部冻死了,投资的5000元打了水漂。
 
  失败是成功之母。李屏锋并没有放弃,而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2015年5月,他又买来了种苗。这次,他扩大了种植面积,用两个大棚做试验。11月初,他就给大棚扣上了双层保温膜,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火龙果初步种植成功,明年夏初就可以开花挂果了。成功结果之后,他明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技术成熟后再在乡邻中推广出去。
 
  李屏锋的爱人说,这么多年来,老李对农业种植就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泡”在地里。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并不支持他们继续搞农业种植,想让他们二老退休养老。可是,他们夫妻俩都闲不住,他们坚信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土地是不会亏待勤快的人。(九江日报 谢丽丽 特约记者费伦锋)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全平台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新媒体 JJXMT.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