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江市中医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九江市第一医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都昌石头巷秦村代代相传好村风

记者李辉柱
字体:
2015-12-23 11:53
来源:浔阳晚报

好学成风 助人为乐 好人成群 

都昌石头巷秦村代代相传好村风

   [九江新媒体JJXMT.CN] 都昌县北山乡桃树岭村委会,有个古朴秀丽的村庄。虽然村子不大,但自古以来远近闻名,历史上学者及达官贵人满朝走,如今从该村走出的大学生、博士生遍布各地,而且出了个军中少将,人们考究的是这里的风水,称道的是这里世代相传的好村风。

  好学成风从古至今的“秀才村”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石头巷秦村的村民思想深处根深蒂固,且代代相传。这里历代读书好学成风,家里再穷也要千方百计送子女读书。村民舍得智力投资的风气要追溯到清末民初。村里有个富商在捐资修路过程中遭到邻村阻拦,打官司又输了,此后,他捐资办了一所小学和一所大学,让村民子女免费读书,从此该村“秀才”辈出。清朝时期,县令两度、两广盐吏、南康主考,均出于该村,且风靡乡间,誉满县城。民国之初,村民秦瑞麟留学日本,回国主审军法,南浔铁路兴通,南北呼应。从黄埔军校毕业,从戎的军官有十人之多。抗日救国之时,村民秦瑞满与郭沫若同学,曾主办民报,唤民抗战,更有多名大学生为国效劳。新中国成立后,该村读书的风气更浓,60多户的小村出了26名大学生,博士、硕士有6名。少将秦松寿就出于该村。近几年,该村每年都有两三个高材生考上名牌大学。由于该村“秀才”多,文化程度高,每年春节,村民一般不在街上买对联,自己撰写对联已成为时尚。

  助人为乐积德行善成时尚
 
  积德行善,助人为乐,从古至今,渐成风气。在村祖堂介绍石头巷秦村史的石碑上,记载了这么一件村民积德行善的感人事例:清末民初时期,村民秦祖元在景德镇做瓷器生意赚了钱,回乡慷慨捐资从石头巷秦村铺建一条到县城的麻石路,全程7公里。沿途多数村庄都赞同支持,当路修到6公里的爆竹铺后,有一个村庄横加阻挡,打官司也无济于事,他只得作罢。后来,他又捐资将全村的巷道铺设了麻石,巷巷建了遮雨棚,使全村“淋不湿履,雨不沾衣。”他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村民们,村民都以他为榜样,争做积德行善的好事。后人有两件感人的事传闻乡里,一件是公路两侧户户点灯为夜行路人照明,一件是村民自设茶亭义务为过路人提供茶水。
 
  为了教育后代传承积德行善、乐于助人的好村风,村里制订了严格的村规,凡对父母不孝敬的,用家法将孩子绑在祖厅屋柱上。凡行偷抢做坏事的一律从家谱中除名,赶出村庄。该村民风纯朴,村民遵纪守法,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未发生一起民事、刑事案件。
 
  好人成群生老病死众人助
 
  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积德行善好村风,造就了石头巷秦村代代好人成群。村里不管谁家有人生老病死,众人都会相助,村民都自觉地敬老助孤。
 
  村民余宝珠,80多岁,其丈夫已去世40多年,4个女儿均早已出嫁,因其没有儿子孤单一人在家。村民自发捐资为她免费安装了水电,平时的自来水费也是免交,如果水电出了故障,懂水电的村民是随叫随到,义务帮她修理。生活上排忧解难的事,村民不知义务做了多少。
 
  村里有个五保户陈荣兴,是从外村迁来的。今年73岁,一生没有成家,无儿无女,政府每月发放给他260元生活费。在好村风的熏陶下,老人乐于助人。村民们也没有把他当外人看待,户户视他为亲人。逢年过节,村民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好饭好酒招待他。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每年都要捐几千元给他贴补生活。平时老人生病了,村民轮流看护。今年11月下旬,老人病重有两个多月,开始在乡村诊所住了半个多月,村民轮流看护。后来见病未转好,村民将他送到县医院治疗,住院26天,村里出钱专门请了一个特护,60元一天,特护费和住院医药费都是村民捐助的。
 
  虽然村民全力救助,但老人终因病难治而辞世。村民得知老人辞世的消息,无不感到悲痛,你几千,我几百的纷纷捐款安葬老人。村里成立了治丧理事会,请了乐队,守灵期间,村民个个争当孝子,为老人披麻戴孝。在景程公司当副总的秦成清每年过年,都要慰问村里老人,300元,500元不等给老人送红包。这次他带头为陈荣兴捐了2000多元。他还捐资为村里修了一条300米长的水泥路。(浔阳晚报 记者李辉柱)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全平台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新媒体 JJXMT.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