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江市中医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九江市第一医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虽然身残,他们从不示弱

记者 陈姝含
字体:
2015-05-18 16:36
来源:浔阳晚报

    核心提示

   [九江新媒体JJXMT.CN] 5月17日是全国助残日,就在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通过各种方式扶残助残时,有些残疾人正在各行各业演绎生命的精彩。5月16日,浔阳晚报记者在市残联,见到了这一群体的代表,他们不等不靠、身残志坚;他们自强不息,克服重重困难,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拥有怒放的生命。

    邵云龙  身残志坚垦荒山

    昔日的荒坡,变成了花果山。没人想到这是一位残疾人的“杰作”。他叫邵云龙,武宁县新宁镇夏柳云龙果园场场主,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然而,他用残疾之躯放飞梦想,让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邵云龙1997年从九江技工学校毕业后,他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举家迁到夏柳村荒山坪上,走上垦荒之路。2001年,他时常感到腰部酸痛,走路也非常困难。经检查,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属肢体二级残疾。

    但就在病痛中,他用两年时间,将一个无房、无路、无水、无电的荒山开垦出135亩,种上了梨树、桃树苗等,并套种西瓜、花生、药材等经济作物。2000年他修通了1.5公里的果园机耕道,新建了一幢100多平方米的平房,接通了水电。

    为了果园发展,他参加了江西农大、浙江农大培训,并且把专家请到自己果园现场指导。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他摸索出一条由单一经营向以水果、苗木为主的多品种立体化经营路子,并创办了果园合作社,以梨、桃、柚等果树和桂花、茶花、紫薇花等花卉苗木为主,兼带养殖猪、鸡等畜禽,形成了生态循环的立体种养模式。邵云龙曾被评为首届“武宁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十佳标兵”。

    2014年下半年,他投资60余万元,修通了园中的水泥路。现在,他的果园场扩展到了250多亩,果园场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林果类产品基地”,种植的黄花梨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国家商标品牌“柳山水梨”。果园场总资产达600余万元。2014年经营额160余万元,实现纯收入近60万元。他富了,不忘帮助乡亲。1998年以来,累计安排了几百名残疾人就业。2008年以来,经他带动的残疾人种养户有60多户,其中30户走上了果业养殖致富的路子。今年,他准备加大投资力度,筹建花卉果业服务大楼,把农场打造成生产养殖、培育试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

    何耀湖  肢残志不残 养鸡创大业

    在风景秀丽德安县境内的望夫山南麓,坐落着一片排列有致的房子,这就是德安敷阳综合养殖场。场长是位四十多岁腿残志坚的中年人,名叫何耀湖,这位饱尝生活艰辛的汉子,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腿残的病根,正是抱着这种身残志坚的信念,激励着他跨过一道道沟,越过一道道坎,成为赣北最大的蛋鸡养殖场。

    该场占地面积32亩,鸡舍14栋,职工宿舍2栋,饲料加工厂房一栋,有机肥加工厂房一栋,饲养蛋鸡8万羽,年产鲜蛋1600多万枚,年销售额400多万元,并生产优质、高效、无污染有机肥500吨。总投资近500万元,年获利50万元。因该场无论是外观规模、养鸡数量还是经营效益,均在全市养鸡行业是名列榜首,故人们称何耀湖为“养鸡大王”。

    生于1962年的何耀湖1978年高中毕业,于是生性聪明的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公社的文化站里读书看报,从报刊杂志上,他慢慢积累了许多养殖的知识和技术。1983年,他开始尝试养鸡,当时,何耀湖只是在家里圈养了三四百只肉鸡,并不断扩大。但市场风云变幻莫测,1998年,因大陆鸡禽对香港出口受到影响,何耀湖一下就亏了十几万元。

    困难没有吓倒要强的何耀湖。2001年4月,何耀湖还是办起了规模更大的敷阳综合养殖场。当时鸡蛋的总供给远远小于总需求,鸡蛋外省输入量很大,他的鸡场除了以养殖蛋鸡为主外,还自己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和微肥厂,把鸡粪处理成猪、鱼的饲料和配合肥料。

    好事多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对他的养鸡事业带来了一场无情的打击。他再次亏损了二、三十万元。从不言败的何耀湖再次挺了过来。“非典”过后的2004年,何耀湖在县残联的鼓舞下,再次筹措资金80余万元,把养鸡的规模一下子扩展到8万羽,一年下来,除了把2003年亏损的钱弥补上来后,还赚了30多万元。

    何耀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深获社会好评,为此,德安县残工委授予他“2004年度十佳自强模范”。

    对于未来的规划,何耀湖说,要把养鸡场办成综合集团,内部实行系统性流水型标准化的生产,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和牵引外界场、户,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联合协作和双赢互补,走农、工、科、贸于一体的集约型经营之路,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全面奔小康。

    张铭  “土记者”无言地追梦

    他每年在九江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200多篇,有人统计,都昌县三分之一的新闻报道皆出自他之手。然而,让人讶异的是,他是一名聋哑人。28年来,凭借坚强的毅力,他以笔访的形式弘扬社会正能量,人称“土记者”。他就是都昌县供销社的张铭。

    5岁的时候,由于注射了过多的过敏药物,张铭的双耳膜穿孔致聋。1987年盛夏,张铭看到当地不少农民卖粮,买化肥遭粮站压价、供销社晚开门早关门等现象,决意为百姓说话,写了一篇名为《农民卖粮有五盼》的报道经省电台播出了,引起了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重视,随即批示省有关部门前往都昌开展调查,对粮食及供销部门的工作作风进行整顿。张铭从此坚定了采写新闻报道的信心。

    2003年,张铭进入都昌县供销社工作。作为一名聋哑人,张铭只能通过“笔访”的方式和别人交流。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新闻线索,张铭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今年6月26日,张铭同当地3名记者下乡采访,途经都中公路大树乡大埠地段,眼见一辆皮卡车四轮朝天翻入水沟,张铭等四人不顾一切地救人。江西日报官方微博为此点赞:把自己置身事件现场,张铭在新闻现场的表现,是真正的人文情怀,真正的职业道德!

    张铭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把正义当道德的底线。2013年10月,有位私营业主慕名提着2万元现金,找到张铭,请他为一款产品“妙笔生花”,在各级媒体上做形象宣传。面对商家的“三无产品”,张铭毫不为利益所动,断然拒绝。

    张铭的新闻报道,陆续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每年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稿件200篇以上。连续20年,他被都昌县人大、县纪委、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九江日报社5次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获得全省供销系统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特等奖。张铭先后被评为“感动都昌十大人物”、全市十佳通讯员等荣誉称号。(浔阳晚报 记者  陈姝含)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全平台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新媒体 JJXMT.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