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农民分享“生态红利”
[九江新媒体JJXMT.CN]10月,笔者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武宁县采访,秋高气爽,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天蓝、水碧、山青、地绿的怡人景象。
武宁作为一个生态大县,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优势。如何把生态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让广大农民分享“生态红利”?该县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江西省十佳绿色生态县等称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10元。
“深山茂林好养鸡。”谈起林下养鸡,赵益春充满感慨:几年前,他在甫田乡杨廖村承包了5000亩山场。作为木材厂材料基地,随禁伐政策的出台,树木不能动,植被越来越好。面对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赵益春做起了林下经济的文章。投入30多万元,办了一个生态养鸡场,第一批就养了近6000只土鸡,鸡蛋供不应求。尝到甜头的赵益春打算明年再建个鸡场,再养几百头山羊,利用羊粪等有机肥,再种几十亩有机蔬菜。
保护好青山绿水巩固生态优势。武宁县号召大家始终坚持保护生态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就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以最为严厉的措施保护好青山绿水,把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把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增长点,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路子。目前,全县落户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41个,种植水栀子、黄栀子、金银花等中药材0.7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香榧、山核桃5.1万亩。建有香榧、山核桃、油茶、中药材等万亩示范基地1个,花卉苗木基地47个,养殖基地16个。宋溪镇伊山村村民周升章用林权证办好了抵押贷款,养蜜蜂100多箱,年产2000余斤蜂蜜,蜂蜜50元一斤,根本不愁卖,都是顾客自己找上门来,每年仅蜂蜜收入就有10万多元。
武宁还将一些没有实质种养和投入内容、仅以砍树为目的的山场流转,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浙江客商投资的泉口镇楼下村宏远喀斯特综合开发项目,建香榧、山核桃种植基地5.8万亩,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农户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土地流转增收994.6万元,项目建成后,日均吸纳当地务工农民约200人,帮助当地农民增加劳务性收入约700万元。
全面实行封山育林,除群众必需自用材和林地已经批准为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砍伐外,一律禁伐。对靠山吃山、以砍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群众是一个考验。杨洲乡申家坪村农民过去靠山吃山,以砍树卖树为主要收入来源。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绿化、美化村庄,把村庄建成了一个大花园、大观园,然后发展旅游业。村民申和圣告诉记者,他家有100多亩山林,过去每年要砍树3立方米,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从事旅游业,年收入6万元以上。这里新建的房屋都是有坡屋顶的新户型,既留住了田园风光,又传承了地域文化。76岁的南昌人熊仁水在这里休闲疗养,包吃包住每天100元。他告诉记者:“这里生态环境好,价格又不贵,住在这里非常舒服。”
武宁县通过重点建设乡村旅游景区,打造农旅结合旅游示范点,让村民在乡村就能找到“小金矿”。采取“政府+公司+农民”模式,高标准建设了宋溪王大坪杨梅基地、清江葡萄基地、巾口花千谷现代农业观光园、官莲硬汉农业种养有限公司等一批以游玩、体验、采摘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了以特色果园、农家庭院、观赏种植等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完善绿色停车场、星级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民宿客栈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别具一格的“游武宁风光、品农家风情”的乡村旅游景区,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游玩,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刘燕晨 余慧琳 柯水生)
- 武宁县卫计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访慰问困难失独家庭2017-03-09 05:03:37
- 武宁全面打响新型工业升级战 打造绿色崛起主引擎2017-02-06 04:02:27
- 武宁县2016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980万元2017-02-06 04:02:09
- 武宁县扎实推进全县产业脱贫工作2017-02-06 04:02:02
- 武宁县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红火 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2017-02-06 04:02:14
- 武宁聚力全面小康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2017-02-06 04:02:15
- 武宁县甫田乡推进基层党风廉政教育2016-12-16 03:12:21
- “真淡定”,肇事逃逸后回家吃饭喝酒睡觉拒调查03-17
- 网曝永修多名城管殴打小商贩03-17
- 乐善好施好邻居 十几年来帮助了40多位残疾人03-16
- 徒步上高速只为追回血汗钱03-16
- 误以为地震慌忙出门 原是大货车刮到了电线杆03-15
- 大货车追尾相撞导致1人被困 彭泽消防官兵紧急施救03-13
- 2年前交装修贷款押金 2年后欲装修遇麻烦03-13
- “粗心”司机不知撞人且逃逸 “细心”市民助力交警速破案03-13
- 餐厅吃饭手被划伤 消费者与商家各执一词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