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不断升级就业服务模式
[九江新媒体JJXMT.CN]今年以来,瑞昌从调整服务结构,提高培训质量,加强网络建设,加大后期跟踪等多方面让就业服务全面完成升级换代。目前,就业信息系统已录入全市13万农村劳动、4万城镇劳动力的祥细情况。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只要提供身份证号,就业系统就可以查找出个人就业失业情况,就业局“因人而异”为其他提供就业帮助。
针对80、90后热衷网络的特点,该市不断优化就业系统网络服务平台,方便青年求职者和企业通过网络零距离接触。同时,还通过QQ群、微博、微信平台互动,扩散服务信息,发布各类资讯,解答青年疑难问题。
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是升级的重点。肇陈农民柯志华以前在工地上做搬运工,参加了电焊工培训后,在油泵厂做一名技术工人,每月收入也增加800多元,轻松也体贴一些。技能培训让劳动者从靠苦力赚钱到技能上岗。今年1-9月,共开展电焊工、纺织服务工、机械工、家政服务、电脑等工种2706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同比增长18%。
倡导就近就业提升幸福指数。在荆林街一户人家,46岁的严金萍在邻居家里细心地收获着菌袋上的蘑菇。“每天来这里上班,能赚上个50多元,挺好的”,她很高兴地告诉记者。还有几个和她看年龄相仿的妇女也在一边收一边开心地聊天,她们都是这附近和居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灵活的就近就业让她们做到赚钱顾家两不误。
升级招聘会模式是瑞昌特色。 2012年就业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合并,整合人力资源市场,每月举办一次招聘会;2013年,考虑到一些乡镇路途遥远,把招聘会搬到了各街道(社区);2014年,随着码头黄金水道沿江大开发引了不少大型企业,在码头增设和市区一样规模的招聘会主战场。
创业是就业“开源”的源头,该市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创业载体,创业带动就业率比例升至1:7。据调查,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瓶颈期,第一个是3-6月,渡过了这个难关,说明产品能进行市场运作了。在瑞昌,即使经过前期项目指导过的企业,生存率也只有52%;第二个是3-4年,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资金、人才等配套跟不上,而难以过这道坎。针对这些问题,瑞昌推出了“创业前—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过程政策扶持链,培育企业。在服务载体和政策扶持链日前完善的前提下,该市创业服务不断还不断向前、后端延伸,在如何树立市民创业意识上下大功夫,为些推出了创业实习;后端,则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园区位置落地生根发芽,一路陪伴助其长成参天大树!(洪秋荣)
>更多相关文章
- 黄金乡:五“早”抓好防汛抗旱工作2017-03-13 04:03:35
- 黄金乡:打响“填塘压浸”攻坚战2017-03-13 04:03:33
- 黄金乡开展“关爱女性幸福,关爱妇幼健康”主题宣传活动2017-03-13 11:03:05
- 夏畈镇农家书屋点亮农村文化生活2017-03-13 11:03:43
- 黄金乡:多措并举做好森林防火工作2017-03-07 05:03:25
- 黄金乡多措并举推进计生村务公开2017-03-07 05:03:08
- 黄金乡乡村面貌展新颜2017-03-07 05:03:30
首页推荐
- “真淡定”,肇事逃逸后回家吃饭喝酒睡觉拒调查03-17
- 网曝永修多名城管殴打小商贩03-17
- 乐善好施好邻居 十几年来帮助了40多位残疾人03-16
- 徒步上高速只为追回血汗钱03-16
- 误以为地震慌忙出门 原是大货车刮到了电线杆03-15
- 大货车追尾相撞导致1人被困 彭泽消防官兵紧急施救03-13
- 2年前交装修贷款押金 2年后欲装修遇麻烦03-13
- “粗心”司机不知撞人且逃逸 “细心”市民助力交警速破案03-13
- 餐厅吃饭手被划伤 消费者与商家各执一词03-10
热门图片
24小时热门资讯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热辣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