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九江市第一医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新九江市中医医院

九江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背后

字体:
2020-03-24 10:31
来源:

3月11日,我市118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截至目前,我市实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住院确诊病例三个“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科学应对、精准施策,牢牢守住江西“北大门”。

快速响应构建高效指挥网

闻声而动,听令即行。武汉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0日批示精神,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部署防控工作,市政府立即召开全市防控视频会议落实防控举措。1月21日,我市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随即联防联控工作办公室集中办公;22日连夜安排部署设置体温检测点,23日8时全市74个体温检测点医护、公安、乡镇社区人员全部到岗到位;23日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属地网格化管理原则,全面开展对湖北武汉等地返浔人员摸排登记工作;24日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及时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提级提格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置社区(村)工作(摸排)、防疫救治、应急保障等10个小组。各地按照网格化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制,层层压实防控责任,迅速构建市、县、乡、村四级防控责任体系,全市上下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加强一线调度。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分别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或专题部署会,连日奔波在基层防控一线,开展实地督导,现场调度工作。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效指挥调度,及时精准分析研判形势,提出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组织13个督查组对全市疫情处置、医疗救治等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好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服从全市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充实一线力量。市委及时印发《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通知》,全市9500个基层党组织、646个疫情防控临时党组织、1888支党员突击队、14.6万多名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大力开展“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活动,市直机关110个党组织、20000余名党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向社区报到,50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主动下沉一线,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印发《市直及驻市单位挂点帮扶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挂点社区(村)的工作人员主动参加摸排登记、重点防控管理对象包保、小区出入管理、健康监测、防控宣传等日常工作。全市1237名驻村第一书记于1月31日前全部返岗,做好辖区内人员的全面排查登记。

内外并防筑牢疫情防控墙

我市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对外严防死守、对内全面摸排,确保防住防好防到位。

陆水封控,严防输入。第一时间对所有车站、码头、重要交通路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对入浔人员全部详细登记信息,确保可查到、可追踪。全市设置体温检测点最多时达147个,现有47个,共筛查入浔人员212.6万人次。落实水路通道封控措施,对152公里长江沿线的堤坝、码头、锚地、渡口全面实施“五巡三查”管控措施,坚决从严打击船舶非法运输和载客。近期,针对境外来浔返浔人员,采取到南昌机场和南昌火车站、九江火车站接驳转运的方式,全部接运到所属地实施集中隔离。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境外入浔人员588人,均规范管理,没有发生输入性病例。  

“四查”摸排,内防扩散。通过发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村(社区)网格化摸排,逐村逐户逐人登记“上门查”;成立信息比对工作组,通过“大数据+网格化”“比对查”;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掌握本单位工作人员信息“协同查”;充分发动群众“群防查”等方式,全面摸排各类重点管控人员。截至目前排查从湖北来浔人员5.6万人。

分级管理,精准防控。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根据疫情变化,把社区(小区)、村(组)分为流动式、一般封闭式、疫点和疫区四个管控等级,制订净化环境卫生、加强健康宣传、加强摸排工作、暂停一般工程、重点对象管理、人员和车辆有序通行、人员和车辆管控通行、封锁楼栋、封锁社区(小区)和村(组)等9条防控管理措施,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实施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全力救治守护生命安全线

我市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集中全市医疗资源和医疗力量,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两个百分之百”。

闭环治。实施人盯人、点对点的“闭环管控”模式,建立“报告—诊断—治疗”闭环诊治机制,对排查发现的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立即报告属地卫健部门,发热病人送至发热门诊分诊就诊,密接者送至集中隔离点单间隔离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疑似病例24小时内确定病源、完成病例诊断,确诊病例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集中治。第一时间设置定点救治医疗机构14家、发热门诊22个。根据疫情变化及时新增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八里湖分院为定点救治医院。为实现集中收治、集中隔离,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决策,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马祖山分院应急工程建设,10天建成九江“火神山”医院。

科学治。成立了由351名专家组成的市、县两级专家医疗团队,组建重症医疗救治市级专家组,精锐出战、科学会诊、全力救治。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早期识别、诊断、诊疗能力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作用,积极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实现确诊病例中医参与治疗率100%、中药汤剂使用率100%。

在全力救治病人的同时,加强一线医护人员关心关爱。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发放疫情防控人员临时补助164.16万元;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及家属走访慰问次数130人次,发放慰问金103万元。

强化保障打出防控组合拳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全市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立足本职,倾其所能,为防疫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全市安排防控资金2.65亿元,统战、商务、外事、侨联、人才等单位积极联系捐助口罩、医用防护衣、护目镜等防控紧缺物资。积极协调市域内21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复工率达100%。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省级统一调度,派出支援湖北医疗队4批次130人,同时紧急调拨一批医用口罩和防护服运往湖北,支持省调配口罩105万个、防护服1011套,为支持全国疫情防控作出九江贡献。

加强宣传舆论保障。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介宣传防控知识,动员市民以家庭为单位,加强自我教育、自我防护、自我管理,科学防控疫情。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关注国内外疫情,回应群众关切。

加强作风纪律保障。对全市疫情防控实行市纪委监委和防控应急指挥部“双线督导”。启动倒查问责机制,出台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倒查处理规定,对凡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不在管控范围内产生的,逐例倒查,涉及到责任不落实、失职失管的,严肃追责问责。

加强疫情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思维,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普法宣传工作的通知》,依法对疫情防控期间聚餐、聚众赌博、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造谣滋事、干扰执法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保障疫情防控在法治轨道有序推进。

统筹协调奋力夺取双胜利

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恢复有序有力,实现“两手抓、两促进”。

畅通交通,打通人流物流障碍。着力“破阻点、通堵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除了在跨省界公路道口对进入人员实行“两查一测”外,对市内其他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的检疫点或检测站予以撤销,对所有运送物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引导各客运企业有序恢复交通运输服务,逐步恢复市际班车运输服务和城市公交线路。把防控重点放到社区、园区、村组、企业,在管住管好重点人员的同时,不简单地“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保障人员物资正常有序流动。

加强指导,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制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近期重点工作手册》,出台《关于有序组织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等文件,严格要求各地指导、帮扶企业在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防控物资到位、防疫措施到位、人员管控到位“五到位”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在建省级大中型项目、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和重点农业企业等四类企业项目实现100%复工复产。

突出重点,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指南。对服务业企业和重点经营场所,分行业分类别制订出台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严格要求配齐配足防护物资、加强场所内保洁清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逐步有序开放营业。对3A景区开放,在强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适时采取错峰限流方式疏导客流,减少风险隐患。对活禽交易市场按照“成熟一家,复市一家”逐步恢复,并严格执行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1110”制度。对恢复餐饮堂食,制订了《全市餐饮业有序开放堂食工作指南》,要求各餐饮企业和消费者严格守好“防疫”规矩,目前,临街便利店、社区超市、果蔬店、杂货店、五金店、理发店等逐步开业。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市上下正慎终如始、勠力同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刘亮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谢雯 李超铭)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全平台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新媒体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赣ICP备13004140号 -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