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到底种了什么?让81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上杭乡正源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我县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贫困户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带动81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近年来,我县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传帮带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迅猛,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生力军。 强化政策支持提升动力 创新帮扶方式激发活力 征村乡吴坪村水兵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 马坳镇黄溪村蚕桑合作社 何市镇雅佳林业合作社 征村乡吴坪村水兵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流转整地、统一购苗栽桑、统一反租倒包、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养蚕大棚、统一蚕茧收购、兑现成效分红“六统一分”的帮扶方式,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蚕桑投资大、风险大、发展难、销售难的两大两难问题。我县重点围绕“经营性联结、工资性联结、生产性联结、政策性联结、资产性联结”上下足功夫,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以“一领办三参与”为主导,促进贫困户技能、收入、产业发展实现增长增收,全县大多数合作社采取土地、资产、资金等要素入股合作社,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路子,获得资产性增收。何市镇推行“1013”产业帮扶贫困户方式:“1”指党支部引导监督,即“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0”指贫困户进社自愿、退社自由,带资入股零风险;“1”指参与的贫困户安排至少一个劳动力就业;“3”指股金分红、劳务薪金、社会扶助三类收益。漫江乡岭下蚕桑生产合作社采取生产资料统一购买、技术统一指导、蚕茧统一销售;奖励种养蚕桑、流转桑园、流转土地;优先提供就业、优先提供养蚕大棚“三统三奖两优先”模式,合作社有社员92户,其中贫困户30户。部分合作社积极加大基地建设投入,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把产业基地打造成贫困户稳定就业的生产车间。上杭乡正源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自建基地规模1600余亩,每年安排贫困户40余户参与基地管护、采叶、车间管理等,每户平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最高年收入达3.5万元。 练足内生功底增强能力 古市青岭花椒合作社 古市青岭花椒合作社注册“青岭牌”商标,并通过“三品一标”论证,通过网络打开对外销售窗口,质量与品牌效应显著提高,每斤花椒高出市场价格3-5元,让椒农产品有稳定的保底价格保障。为提升合作社自身带动能力和作用,绝大多数合作社在技术、资金、产品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增强助力脱贫能力。 水源乡赣北脐橙合作社 水源乡赣北脐橙合作社2006年开创脐橙“南种北养”尝试,逐年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赣北脐橙产业近1000亩,丰收年份脐橙亩收入2万余元。渣津龙坪蔬菜合作社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点帮扶对象,该局与学校、超市、医院等单位对接,确保贫困户的蔬菜不愁销路,实现贫困户增收。全县大多数茶叶、粮食等特色农产品合作社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对接会,设立产品营销专卖店,扩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形成产加销一体格局,提升合作社经营运作水平,增强合作社“减贫”实力。 聚集社会力量拓展潜力
- 【脱贫攻坚】到底种了什么?让81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2019-05-06 03:05:12
- 暴雨导致大树倒伏 修水交警守护安全2019-04-24 03:04:05
- 修水山口派出所“三项举措”开展汛期青少年防溺水工作2019-04-22 02:04:55
- 修水交警查获一起使用伪造驾驶证违法行为2019-04-22 09:04:35
- 修水截获非法运输木材10余立方米2019-04-18 05:04:33
- 修水派出所民警入校“帮教”不让花朵成荆棘 2019-04-11 01:04:16
- 修水公安开展档案保管安全大检查2019-04-11 0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