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 那人
——记九江市同文中学胡德喜校长,岁月不掩风华、青春你与我们共在
[九江新媒体JJXMT.CN]在同文中学,有一道永恒的风景,就是那树,那人!
一切,都并不起眼,平凡普通,如同文路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一叶。
树,是那种普普通通的树,无名的,或是槐树,或是柏树,或是榛树或是苦楝树。那棵树并不高大,半围粗细,树皮龟裂,枝丫稀疏,简单明了,远没有同文的老樟那样枝繁叶茂,参天挺立,浓荫蔽日。从同文的南湖大门进来,沿着宽阔的校园花岗岩主干道,走到尽头,其实也最多不过一百米,至分岔路口,而这颗不知名的树就默立在路的中间。最让人记得的就是这棵树下,有二张青石桌,几个青石凳。面对方志敏雕像,往左一拐就是图书馆那条小路,往右就是到思齐教学楼,往前就是百年同文书院和实验楼。这棵树就几乎成了路标。而其实,这棵树,更因为一个人,百年同文中学的现任掌门人——胡德喜校长——而成了同文校园的一道永恒亮丽的风景。
胡校长就如同那树一样质朴无华,认识胡校长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
每天清晨七点整,你就会发现,胡校长会准时立在那树下,是那么接地气地迎接上学的来来往往的师生们。或彼此道一声问候,或临时处理一些事情,或与老师谈话聊天,或背着手拧着包直视前方……胡校长几乎是一天不落,一年四季,从不缺席,大概只有三种情况例外:一是出差,二是天气异常恶劣,三是放寒暑假。其余时间几乎都是风雨无阻,胡校长都以一种永恒的姿势屹立在那颗树下。或伴随着春日清脆的鸟鸣,或伴随着夏日的婉转鸣蝉,或伴随着秋日纷飞的落叶,或伴随着冬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
记得一位诗人一首赞美诗中的几句话来:
当厚重的双脚踏着广袤的大地
你
就是大地之子
当高贵的头颅撑开辽阔的天空
就是天空之神
我想,胡校长就是同文之魂吧。
我今年四十有七,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二十四年,来同文也近十五年了。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一路风雨读过不少学校;从乡下到县城再到同文,一路也教过不少学校。其间更是走过不少路,到过不少地方;而在我的记忆中,却从来没有一所学校的领导如此像胡德喜校长一样成为校园的印记,成为一种生命的符号,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而深刻地定格在我岁月深处。我知那是一份热爱,一份坚守,一份质朴,一份厚重,一份情怀,一份感动!我也深刻明白,为什么百年同文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至于今日蒸蒸日上,辉煌灿烂了!
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搞什么个人崇拜,也从来不追什么“星”成为什么“粉”之类的,虽说我喜欢的诗歌辞赋、经典古籍里古今中外的大家倒是不少,但我一般都较为客观和理性,更多的是冷眼看世界;但唯独对那棵树,树下的那个人,我的心中始终都充满着敬意,充满着感动,充满着温暖。这种温暖的感觉,我想,不仅是贮藏在我心中,同文的五千多师生心中同样是溢满这种温暖的。看似平凡的事物,一棵树,一个人,却因为生命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却因为和谐巧妙的组合与搭配,而充满了一种灵动的诗意,让那路,那人,那树,那石桌,那石凳……成为同文一副和谐的剪影,一副生动的写意画。
有诗人这样写道: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我想,很多人,更会因为那个人,那棵树,而爱上一所学校,那就是江南名校——同文中学。
有趣的是,听说,胡校长的微信名就是,那树,那人;传闻,这名字来源于2015年初中毕业的一姓黎的同学写的一篇关于胡校长的的文章,可惜我没有读过;今日只是以一名同文人身份有感而发,算是那位小同学的姐妹篇吧。今年是同文中学150周年华诞,也算是呈上一份薄礼,叙述我生命中最为值得一记的有关同文的人和事吧。(熊修良)
>更多相关文章
- 那树,那人 2017-04-06 11:04:29
- 那树 那人2017-04-06 11:04:08
- 同文校友、九江市副市长李军莅临同文中学视察工作2017-03-30 01:03:14
- 九江市同文中学:阳光温暖脱贫路2016-12-12 03:12:31
- 九江市同文中学举行2016年研究性学习颁奖典礼暨课题成果展示会2016-10-28 02:10:01
- 九江同文中学让研究性学习走入教学核心2016-10-26 10:10:55
- 九江市同文中学为王茹涵、江皓同学募捐活动2016-10-26 10:10:16
首页推荐
- 清明货车侧翻堵路 警民协力保畅通04-05
- 武宁一八旬老人疑独自上山扫墓迷失深山04-01
- 庐山山上猕猴被抓?是怎么回事?03-30
- 老人心跳骤停 医生紧急抢救03-28
- 德安公路分局突击抢清105线塌方03-26
- 3元出租车费引争执 都昌一公务员殴打司机03-26
- 执教三十载突患重症 各界伸援手感动德安03-25
- 2个月水费猛涨10倍 彭泽县一居民摊上事03-25
- 马路事故频发 村民盼减少隐患03-25
热门图片
24小时热门资讯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热辣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