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淋漓无卖处 一尊相对月明中
——崔喜贵和他的石鼓文书法事业
崔喜贵,斋名:静庐,1963年出生于彭泽。结缘翰墨于少时,临池不辍。专攻石鼓文20余年,苦学吴昌硕石鼓文法帖,领悟其真谛,曾多蒙江西省著名书画家陶博吾大师点化,书艺渐进。作品多次在全国性书展书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洛阳市颜真卿研究会会员、书画院名誉院长,九江彭泽县书协副秘书长。
“泼墨淋漓无卖处,一尊相对月明中”是崔喜贵的老乡、已故著名诗人、书法家陶博吾先生的诗句。把它作为此文的开头语未免有点苦涩的味道、却再真实不过。年过半百的崔喜贵原是彭泽县一家小针织厂的下岗工人,曾在街头、江边摆过地摊卖袜子,也曾在工地做过小工。如今,他选择以写字为职业。从他那满头的白发,可以想见他生活的压力之大。然而,靠着他对书法艺术的天赋和执着追求,他让一家老小安然无恙,甚至让心爱的孩子接受了高等教育。
在一次笔会上,我见到他龙飞凤舞般书写的大篆小篆和石鼓文,深感他笔力遒劲,风格鲜明,从此结为艺友。应我的要求,他给我创作了带有石鼓文味道的篆隶长卷《琵笆行》、《长恨歌》和《将进酒》。三幅作品各有千秋,都是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每一个字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动感十足。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起笔飘逸潇洒,止笔戛然而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为了让作品体现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他把许多曲折盘旋的笔致简化,将行草的笔法融入。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深受陶博吾书法风格的影响。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誉。在我认识的许多书法家中,大多数学书都是从楷书入门,然后录书、行书,循序渐进,很少临习石鼓文。而崔喜贵独辟蹊径,将石鼓文的笔法融入他的大篆小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崔喜贵的亲奶奶陶女士与陶博吾先生同一个家族。而陶博吾是陶姓家族的骄傲。崔喜贵虽然无缘成为他书法的正式弟子,却从心里对他顶礼膜拜。陶博吾先生著述的《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是他爱不释手、临习了数十年的范本。陶博吾的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大篆和行书成就尤为突出。崔喜贵从中受益匪浅。看他写字,动作舒展大方,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不假雕饰、有古典原始味道,真有一点乃师之风。
文/何云海(原央视夕阳红书画节目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精彩图片
头条推荐
社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