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国药中铁九江医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赶超五年,瑞昌“民”歌嘹亮

记者 包四华
字体:
2013-06-26 09:21
来源:浔阳晚报

    一个人只要有了梦想,就会有实现梦想的动力。一个有梦想的城市也是如此。6月17日,行走在瑞昌,炙热的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盛景,亚东水泥五、六期,理工造纸,红木大市场,大唐新区……一个个沿江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他们也成了瑞昌人的骄傲。更让当地百姓感到自豪的是,瑞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实现梦想的落脚点,一路“民”歌嘹亮。

     住进保障房,贫困家庭圆了新房梦

    在瑞昌祥民家园小区二期1栋四单元401室,记者见到了62岁的付水星,此时已是中午,她刚做好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三菜一汤,有荤有素。

    “以前吃饭都是租的房子里搭个小凳子上将就着吃,幸亏有了这廉租房,我们一家才有了栖身之地。”见到记者,付水星一边“诉苦”一边走进房间,开始为躺在床上的丈夫按摩胳膊。

    付水星在毛纺厂下岗后,家里3个小孩正在读书,丈夫患有糖尿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后来,丈夫因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导致全身瘫痪,日子更是捉襟见肘。“那时,一星期才敢买一次肉,都是留给小孩吃的。租的房子才十几平方米,夏天热,冬天冷,我想,这辈子是住不上新房了。”这时,瑞昌市保障房建设的春风吹了过来,她报名申请廉租房。“我是在2011年搬进来的,房子有50平方米,两室一厅,每平方米每月的租金是1元。”付水星告诉记者,现在,她再也不用担心房主随时会收回房子,也不用担心高额的租金了。

    享受到保障房政策的还有沈水花等贫困市民。2010年春节前夕,家在瑞昌范镇的低保户沈水花搬进了祥民家园。如今,家里家具、家电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我是第一批通过公开摇号入住的廉租房住户,3年多来,在这里生活我很安心。”67岁的沈水花从范镇搬进城里时,没有多少经济收入,还有两儿一女在读书,加上租房的费用,生活非常困难。2009年12月份,她通过公开摇号,获得廉租房居住资格,拿到钥匙的第二天,她便搬了进去。“政府把我们这类困难户列入优先考虑对象,我们很满意。”沈水花说,这里购物、出行很方便,她可以安心度晚年了。

    据介绍,自2009年以来,瑞昌新建廉租房2214套、公租房3005套,解决了600余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此外,瑞昌还在2012年投资870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瑞龙家园16栋、972套;投资3470万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福园新区8栋、482套;投资2685万元建设裕康苑3栋、356套;投资4340万元建设码头镇金城家园7栋、610套,均计划2013年完成相关配套并交付使用。

    项目多了,找工作更容易了

    在瑞昌采访中,让当地人感到自豪的是,瑞昌的企业在九江也是数一数二的。而这主要得益于瑞昌坚持把沿江开发作为实现赶超发展的第一战略,作为主攻工业的前沿阵地。正是在这样的自我加压的环境中,瑞昌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亚东水泥为龙头的建筑材料、以江联造船为龙头的机械船舶、以凤竹纺织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以武山铜矿为龙头的冶金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有江西最大的台资企业——亚东水泥生产基地,有江西最大的造船基地——年产能30万载重吨的江联造船,有江西最大的港资企业——投资165亿元的理文造纸和理文化工项目。

    “瑞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排名九江市第一。去年以来,正在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达到350亿元。瑞昌市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委书记古小平介绍瑞昌的发展情况时是如数家珍。据介绍,瑞昌始终坚持“强工”与“兴城”同步,以城市大建设增添发展新活力。投资13亿元启动7.6平方公里码头工业城二期新区和5.3平方公里大唐新区建设,将“一市两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累计投入28亿元实施了一批城市公建项目。完成了投资2.73亿元总长11公里的9条市政道路新建或扩改工程,完成了6条道路亮化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2亿元的体育公园年底投入使用,投资2亿元的人民医院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投资2亿元的长江引水工程年底基本竣工。去年以来还引进了11个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到130亿元。

    瑞昌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始终坚持民生同步行,强力扶持百姓创业。

    在瑞昌红木大市场,记者遇到了经营木雕生意的李慧棋。李慧棋是瑞昌大路口人,以前一直在外打工,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听说瑞昌市中部的庐山红木皮革大市场项目即将竣工,李慧棋很兴奋,她回到家乡,很快在大市场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1600多元,每天还可以回家。“很多居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大市场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当了老板。”

    据介绍,2009年以来,瑞昌累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亿元,帮助近4500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创业梦想。瑞昌还投入2亿元,启动长江引水工程;投入2200万元,实施南阳、青山等5个农村饮水工程,3万群众饮水问题有效解决;还在九江市率先实施了基本丧葬服务免费制度等。

    目前,瑞昌基本实现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等“四个全覆盖”。

    点评

    瑞昌变化令人震惊,使人振奋。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城建项目,集中体现一个大字。理文造纸100亿、理文化工65亿、亚东水泥26亿、赣北红木皮革大市场几万平方米、大唐新区一座新城,创造了多个全市第一。二是突出了一个快字。理文造纸去年3月份还是一块空地,如今已开始试产;理文化工年内也可投产;赣北红木皮革大市场在一年多时间内建成,每天接待2000人以上。一个大一个快,彰显的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展示的是瑞昌人的实干、快干与大干。大投入必有大产出,大项目必可形成大产业,大产业才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九江日报社党组成员、总编辑周振华

    大项目是区域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瑞昌市紧紧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实施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统筹大发展,把力量凝聚到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实践中,取得了骄人战绩。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亚泥五六期、红木家具生产基地、西矿铜业、海底电缆等大项目为瑞昌市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

    ——市委讲师团团长龚凡波

    瑞昌抓住了沿江大开发,形成了发展新优势;抓紧了城市大建设,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抓好了城乡统筹,取得了“三农”新突破;抓实了民生改善,回应了群众新期待。

    ——市委党校校务委员、教授周慧兰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我是网站编辑,网站事务点我联系 - 提供新闻报料,点击这里联系我 - APP、微博、微信、新媒体业务合作点我
融合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全平台的九江地区门户网站! 九江新媒体 JJXMT.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4号 -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