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县港口村民的幸福生活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原是土改后农村百姓幸福生活的写照。时代发展到今天,农民幸福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
“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农贸市场、卫生院走几步就到,附近的园区、产业基地上,都可去‘上班’。生病有医保不用愁,村前文化广场每天活动丰富多彩……”一一细数着自己的生活,九江县港口街镇港口村村民刘银华的脸上溢满了幸福。
一日之计在于晨。5月19日早晨7点,港口街镇花卉基地就已经忙开了,花农们将一株株姹紫嫣红的非洲菊、玫瑰小心地采摘下来,分拣,包扎,配送上车,销往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这个“美丽产业”鲜花供应基地在两年前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于智棋瞄准了这里良好的气候及区位优势,把这些种种歇歇的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建设200多亩的温室花卉大棚,并通过公司+农民的模式,让农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
“一亩地大概可赚2万元。第一期是200亩,争取在三年以后是400亩,五年争取达到600亩,争取在江西省做到规模最大的花卉基地。”随着花卉市场的日渐红火,鲜花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智棋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花卉基地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周边百姓就业的问题。46岁的聂平贵和许多在家闲着的妇女把自家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同时在自己的土地上工作。“离家近,走路、骑自行车就可以上下班,工作也很轻松。”在花卉基地工作主要负责花卉采摘和包装,看着鲜艳的花朵,这些爱美的女人感觉年轻了不少,“现在港口发展的好,丈夫也一起回来工作,每个月也有四五千元,工作生活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和聂平贵不一样,家住港口街镇王家堡村的郝禧木有了年龄上的优势,她选择了在该县赤湖工业园做一份工。“以前一直在广东打工,现在孩子长大了,就回家乡了。前几年在赤湖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工作,收入是1600元。2013年,在县里举办的招聘会上,我在园区富美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3300元,不比在外面差。收入提高了,生活的担子轻了不少。”对于眼前的工作生活,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沿着整洁的水泥路一路前行,来到了团湖荷花小区,只见农贸市场、中心幼儿园、星级酒店、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这批最早享受镇村联动成果的农民在最初并不理解政府的做法,“拆了自家的老房子,政府来统规统建,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说起拆建过程,68岁的王大妈谈起了当初的顾虑。
“如今,配套学校、卫生院、购物广场、休闲公园等服务设施非常完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保险等,政府一一为我们考虑,免了我们后顾之忧。”每天晚饭过后,王大妈都要和小区里的姐妹们一起到文化广场上“切磋”舞技。“邻里间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也减少了,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社会和谐。不仅如此,社区里的一些老头老太太还组织起了各种文艺表演队,每逢节日都来为村民们演出。”李新民笑着说。
- 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举办乡贤谭策铭为城门乡贤馆捐赠植物标本2022-12-07 10:12:07
- 深夜坚守疫情防控执勤点的柴桑公路人2022-12-02 11:12:54
- 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柴桑分中心:走访慰问困难户 结对帮扶暖人心2022-12-02 11:12:02
- 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 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2022-11-23 11:11:10
- 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信息化”建设赋能基层党建工作2022-11-18 10:11:58
- 赤湖管理处:退休不褪色,防疫展担当2022-03-28 10:03:34
- 赤湖管理处:捐赠爱心物资 助力抗击疫情2022-03-28 10:03:04
- 九江市持续加强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11-23
- 九江市新划定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23
- 濂溪区一男子被警方受案调查11-23
- 九江市关于依法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行为责任的通告11-22
- 九江市今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84.31亿元11-22
- 九江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调整为黄色11-22
- 昌九高铁今日正式开工11-21
- 九江加强极枯水位水生生物保护工作11-21
- 濂溪区发布关于排查外地输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行动轨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