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守护鄱阳湖候鸟
在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深处,有一座拥有7.3公里湖岸线、8万余平方米的小岛,这就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李洞林村。16年来,在68岁的都昌县政协常委、李洞林村村民李春如和他儿子李华艳的潜心努力下,痴情守护鄱阳湖候鸟,义务救鸟、护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这座小岛成为遐迩闻名的国内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夏候鸟栖息地。据权威专家观测,每年有11个种类、20万羽夏候鸟和大批白鹤、白枕鹤等冬候鸟栖息于这里和周边湖滩湿地,展现了“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美景。
鄱阳湖保护区今年首次夏季水鸟监测活动于6月下旬结束,共记录到在鄱阳湖筑巢繁殖的水鸟52种,包括东方白鹳、须浮鸥、自翅浮鸥、夜鹭、黑水鸡、斑嘴鸭等珍稀鸟种,在鄱阳湖夏候鸟种类比去年有所增加。入夏以来,李春如根据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通报和网络,及时掌握了夏候鸟动态,又与儿子李华艳一起巡视在李洞林的湖畔、山丘、田间地头,履行一名江西省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义务护鸟员的神圣职责。
作为都昌县连续三届的政协常委,他多次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全会和调研等形式为鄱阳湖候鸟保护鼓与呼。他提出的关于“实施退耕还林和沙山治理工程,推广封山育林,切实保护鄱阳湖湿地”和“杜绝在湿地范围和候鸟栖息范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切实解决人湖争地、人鸟争食矛盾”等具体建议,获得省、市、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采纳。1999年,李春如首次在该县发起成立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的倡议,并全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起草申请报告。2002年,他自己掏钱将报告呈送江西省政府。2004年4月30日,江西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江西省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
16年来,李春如常年生活在李洞林村,他充分发挥曾经从医的优势,渐渐迷上了救鸟护鸟这一行当,从事起为鸟治病的第二“职业”,已救护各种鸟类多达8000余只,花费10余万元,花的钱绝大多数是其子李华艳在外做生意攒的钱。如今他创办的鄱阳湖首家候鸟救治医院正在对数十只受伤的白枕鹤、夏鹭鸟进行救治,传为佳话。受他的影响,他儿子李华艳已成长为保护区一名专职护鸟员,并荣获了江西省爱鸟先进个人。
去年冬季,都昌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送来了一只从盗鸟人的“天网”上抢救过来的受伤天鹅,他立即根据天鹅伤情实施了接骨手术,每天按时换药,并买来鲜肉与药材炖好喂养,让天鹅不多久重返蓝天。
多年来,李春如在救助的鸟儿放飞时,均要在它们的脚上小心翼翼地系上一根红丝线,待到来年初春3月时,鸟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李洞林村,李春如会仔细寻找着系红丝线鸟儿的身影,当发现时便激动万分,感慨万千。
近年来,数十批国内外知名候鸟专家纷纷来李洞林村观测并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李春如又成为这些专家们的“活地图”和好帮手。他利用自己的感召力,将附近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护鸟队,对重点区域如马影湖等地段日夜值守,赶跑了胆大妄为的盗鸟贼,爱鸟、护鸟、救鸟蔚然成风,在鄱阳湖区口碑甚好。
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缩小和食物来源减少等原因,近几年,鄱阳湖区候鸟最高峰时仅40万羽左右,与过去高峰时期60万羽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李春如以“匹夫有责”的情怀忧心于此,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贷款建起了占地 300亩的杉木林,为生态保护再立新功。同时,他不分春夏秋冬,日夜值守。守护着江南最大的鸟岛。他先后获得了国际“斯巴鲁奖”、“鄱阳湖十大环保卫士”“感动九江十大人物”等称号,以一个普普通通农民的默默奉献,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谱写华章。
>更多相关文章
- 九江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交流会在都昌县中医院成功举办2022-07-11 02:07:46
- 柴桑区一中圆满完成庐山红色主题文化研学活动2021-05-08 03:05:47
- 加强门卫管理 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 ——柴桑区一中召开门卫工2021-03-19 03:03:58
- 都昌:未雨绸缪 冬修水利2021-01-18 03:01:23
- 都昌工业园扩区和调整区位成功获省政府批复2020-04-03 03:04:38
- 县长钟有林深入景程实业调度指导复工复产工作2020-02-25 11:02:14
- 全县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会召开2020-02-25 11:02:57
首页推荐
- 九江市持续加强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11-23
- 九江市新划定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23
- 濂溪区一男子被警方受案调查11-23
- 九江市关于依法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行为责任的通告11-22
- 九江市今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84.31亿元11-22
- 九江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调整为黄色11-22
- 昌九高铁今日正式开工11-21
- 九江加强极枯水位水生生物保护工作11-21
- 濂溪区发布关于排查外地输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行动轨11-17
热门图片
24小时热门资讯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热辣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