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科考记录鸟类236种 冬候鸟达100种
本报讯 报道:二次科考结果显示,越冬水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保护区、都昌县、南矶湿地保护区,以及新建县和鄱阳县,其中水鸟数量超过2万的湖有10个。
8月22日,记者从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1983年至1988年,我省开展鄱阳湖及鄱阳湖区综合科学考察,即第一次鄱阳湖科考。由于第一次科考数据年代久远,为摸清江西的生态家底,省山江湖办于2012年8月再次启动了“鄱阳湖科学考察”项目。历时两年后,鄱阳湖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于近期完成,共记录到鸟类236种,冬候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100种。
记者了解到,鄱阳湖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是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由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牵头,省科学院、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家单位共同承担。
通过调查,课题组基本查清了鄱阳湖区鸟类资源(包括冬候鸟、夏候鸟、留鸟)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等,进一步更新了鄱阳湖区鸟类资源数据库。同时,掌握了鄱阳湖区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格局。揭示鄱阳湖区鸟类重点分布区、一般分布和偶见区。摸清白鹤、东方白鹤、白琵鹭、小天鹅、雁鸭类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或优势物种(类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并建立了资源数据库,为我省湖区珍稀候鸟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次考察共记录到鸟类236种,隶属15目52科。在地理区系构成上,该区鸟类组成具有明显的东洋界和古北种特征,东洋种共78种,古北种达119种,古北界种类比例明显大于东洋界种类,这体现了鄱阳湖作为重要的鸟类越冬地所具有的动物区系的特殊性。所有统计的鸟类居留类型中冬候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100种,占总种数的42.37%。越冬水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保护区、都昌县、南矶湿地保护区,以及新建县和鄱阳县,其中水鸟数量超过2万只的湖有10个。
- 刘文华到九江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调研工作2022-12-05 09:12:21
- 九江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2022-11-30 10:11:41
- 九江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2022-11-21 11:11:28
- 九江10月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均下跌!2022-11-17 10:11:45
- 九江奋力迈出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坚实步伐2022-11-14 10:11:40
- 九江市2名农民企业家入选全国百强乡土人才2022-11-04 10:11:30
- 九江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2022-11-01 03:11:06
- 九江市持续加强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11-23
- 九江市新划定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23
- 濂溪区一男子被警方受案调查11-23
- 九江市关于依法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行为责任的通告11-22
- 九江市今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84.31亿元11-22
- 九江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调整为黄色11-22
- 昌九高铁今日正式开工11-21
- 九江加强极枯水位水生生物保护工作11-21
- 濂溪区发布关于排查外地输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行动轨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