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
九江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已达世卫组织标准
口岸“过滤” 将疫情拒之门外
4月23日,我省唯一的一类水运口岸——九江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253个项目指标全部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这标志着九江口岸已具备了对进出口人员、货物、动植物等预防、抵制、控制、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核心能力,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今后,通过九江港出入境的货物都可以在家门口通过检验检疫。5月27日,记者来到市检验检疫局和港口码头采访时发现,看上去非常神秘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其实已与浔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按照国际规定,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出入境的第一道关口就是要通过检验检疫,以防止国际疫情的传播。因而,各地的口岸均有“国门”第一关之称。随着昌九“双核”战略的实施、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做大和决战工业一万亿的高速推进,九江港口岸的作用日趋重要:九江人出国旅游、务工、探亲事先要做健康体检,提高免疫能力;“九江造”的货物漂洋过海或者世界各国货物来到九江,他们是否携带了病菌、病毒等有害物种,就需要在九江落地前进行检验检疫。只有确定在没有发现危害的情况才允许放行,而这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口岸组织来负责实施的。“检查中,我们若发现了有害物种携带者,或者有核辐射等,就会及时处置,在落地九江前将其拒绝。”5月27日,面对媒体的采访,市检验检疫局调研员刘玉国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情况怎么样,事关这个城市对国际疫情传播的处置能力。这些年正是通过严格的执法,九江口岸阻挡了一批又一批外来生物种的入侵,确保了浔城卫生健康安全,减少了疾病传播。
在今年4月份之前,全国285个一类口岸已通过达标验收的有254个,在长江沿江口岸只有九江口岸未通过。如果今年4月底仍无法达标,将面临暂时关闭。时不我待。全市上下齐抓共建,形成推进合力。市政府划拨1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口岸核心能力所需的监测、检测、处理、应急、实验室等设施设备,省检验检疫局在前期投入300万元基础上,今年又追加专项资金70万元,支持九江口岸完善检验检疫相关设施、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市检验检疫局先后与海关、边检、海事、环保、公安、卫生、疾控中心等1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了多部门参与的九江口岸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为“国门”筑成了一道坚固的口岸疫情“防火墙”。
4月23日,九江港口岸迎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考核验收专家组。考核组一致认为,九江港口岸核心能力基本满足《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标准》及质检总局的规定要求,现场考核予以通过。
- 刘文华到九江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调研工作2022-12-05 09:12:21
- 九江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2022-11-30 10:11:41
- 九江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2022-11-21 11:11:28
- 九江10月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均下跌!2022-11-17 10:11:45
- 九江奋力迈出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坚实步伐2022-11-14 10:11:40
- 九江市2名农民企业家入选全国百强乡土人才2022-11-04 10:11:30
- 九江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2022-11-01 03:11:06
- 九江市持续加强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11-23
- 九江市新划定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23
- 濂溪区一男子被警方受案调查11-23
- 九江市关于依法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行为责任的通告11-22
- 九江市今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84.31亿元11-22
- 九江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调整为黄色11-22
- 昌九高铁今日正式开工11-21
- 九江加强极枯水位水生生物保护工作11-21
- 濂溪区发布关于排查外地输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行动轨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