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

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海外能否成为比亚迪的下一个增长源?

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海外能否成为比亚迪的下一个增长源?
2023-11-06 09:28:47 来源:

  纯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正在加紧海外建厂。 包括泰国、巴西以及欧洲等的构想在内,计划在超过5个地点建设工厂。 2023年7~9月比亚迪的净利润创出季度新高,但在国内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 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生产体制将决定今后的增长。

  比亚迪10月30日公布的7~9月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 按季度来看,这是自2002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 销售净利润率也达到6.4%,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不景气、消费低迷等问题,出现减速感的情况下,比亚迪推出多种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抓住了需求。 通过车载电池及主要零部件的自产化降低采购成本,推高了利润。

  10月中旬,广州市内的比亚迪专卖店挤满了带着孩子的家庭等。 销售人员介绍称,畅销车型有"宋"、纯电动汽车"海豚"和"海鸥"这3款。 在受年轻人喜爱、价格较低的"海鸥"等的拉动下,比亚迪整体的7~9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67%,达到约43.16万辆,与美国特拉斯仅相差约3400辆。

  虽然势如破竹,但未来也存在风险因素。 在国内,由于各厂商的新车攻势,比亚迪的市占率触及天花板。 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和PHV等新能源汽车(NEV)的市占率以2023年1月的超过35%为顶峰,目前徘徊在逾30%。

  在市占率达到顶峰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目前的业绩能否持续还存在疑问,美国摩根士丹利也在10月中旬的报告中指出,当前的比亚迪股价比2022年6月下旬的最高点低3成。

  比亚迪为实现今后的增长,积极瞄准海外需求。 现在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7~9月海外销量是2022年同期的4.2倍,达到7.12万辆。 9月在中国以外的销售比例接近1成,还显示出在海外构建生产体制的姿态。

  2022年9月比亚迪就宣布在泰国建设首个中国以外的乘用车工厂。 年产能为15万辆,计划2024年投产。 瞄准了丰田、五十铃等日系车企份额较高、被称为"日本车大本营"的东南亚市场。 比亚迪把日系车企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缓慢视为机遇,展开了攻势。

  2023年7月还宣布在巴西建设纯电动汽车和电池材料等的工厂。 项目整体的投资额为30亿里尔(约合人民币43.55亿元),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预计还将在智利建立电池的主要零部件正极材料的工厂。

  不过,中国汽车面临的环境非常严峻。 美国通过了对北美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给予税收优惠的《通胀削减法》。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也于10月上旬针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开始调查补贴是否阻碍竞争。 为了化解海外的这种警惕,设立当地工厂的重要性正在提高。

  比亚迪考虑在欧洲设立工厂。 中国媒体报道称,比亚迪高管9月在德国车展上表示,为了在欧洲生产汽车,将在年底之前敲定工厂选址。

  瑞士瑞银集团(UBS)在评价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海豹的性能和成本的报告中指出,比亚迪正在全面自主生产占车辆价值4分之3的车载电池、主要装置、包括印刷电路在内的电子零部件等。

  针对在欧洲生产海豹的成本认为,虽然比中国最多提高10%,但仍比现有汽车企业的同级别纯电动汽车最多便宜25%。

  要开拓海外汽车市场,离不开当地工厂。 这是因为可以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生产性能符合各地需求的车辆。 此外,当地工厂在应对雇用等问题时也是必要的。

  丰田、大众、特斯拉等世界巨头都走了这条路,比亚迪也开始启程。 当然,围绕各地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其他企业和韩国现代汽车也在加强攻势。 关注的焦点是能否把在中国生产时擅长的低成本供应链带到泰国和欧洲等地。

  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的主任研究员汤进指出,比亚迪要在海外扩大销量,首先要构建包括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供应链。 已在中国国内确保一定市占率的比亚迪进入了考验新增长潜力的阶段。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投诉邮箱:Email:133 46734 45@qq.com

相关新闻